背景:字色:字体:[]

第2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唯有李世民十分认同天幕的话,他家承乾就是聪明可爱又乖巧,格外招人喜爱,跟他一模一样!
  [但即便如此,太宗的处境依旧艰难,李渊心中的储君始终是李建成,而因为世宗的出众,李建成一党对李世民忌惮更深,酿造了很多针对李世民的阴谋,包括拉拢李靖、刺杀尉迟恭、试图以疯马杀害李世民和李承乾,向李世民投毒等等。]
  李渊脸色大变,震惊又愤怒地看向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脸色发白,想要向李渊解释,天幕却没有给他们机会。
  [武德七年,齐王率领私兵逼宫造反,太子李建成重伤,李渊死里逃生,幸得李世民相救才平息此乱。李元吉兵败流放岭南。]
  [同年,李建成自请废去太子之位,改封端王。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代父监国。]
  [武德九年,李渊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承乾被封为太子。]
  [——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正式开始!]
  第228章 番外3
  李渊面无表情,不敢相信李元吉如此大胆,居然敢逼宫,还要杀了他。
  李建成脸色也不好看,他还没洗清残害兄弟的嫌疑,就知道最亲近的弟弟也包藏祸心,未来自己缠绵病榻,太子之位也拱手让人,心情十分复杂。
  李元吉心中慌乱,努力为自己辩解:“这女人不知是何处来的妖物,她的话如何能当真?儿臣并无悖逆之心啊!”
  这话实在太过苍白,此女有如此神通,何必诬陷李元吉一个不成器的王爷?且她前面说过的话,许多都能与现实验证,并无什么大的疏漏。
  但李元吉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希望能用情打动李渊,李渊耳根子软,吃软不吃硬,又一向疼爱他,说不定能糊弄过去。
  李元吉流着眼泪,伏在地上哀声道:“阿耶看着儿臣长大,儿臣是什么样的人您最清楚,儿臣一向孺慕阿耶,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
  李渊似乎有些动容,李元吉心中刚刚升起喜意,就听李渊扬声道:“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出列:“下臣在!”
  “去查!看齐王有没有豢养私兵。”李渊居高临下,淡漠地看着李元吉,“朕只相信证据。至于你……事情调查清楚之前,你留在武德殿不要出来了。”
  李元吉脸色灰败地被侍卫带了出去,众人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怕齐王真的养了私兵,这天幕说的都是真的。
  李渊又审视地看向李建成,李元吉一向拥护李建成,纵然李建成自己同样被李元吉所伤,也不代表他对逼宫一事毫不知情,许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未可知。
  李建成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只能说一句:“儿臣的确不知情。”
  李渊没说信也没说不信,看了李建成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李建成一直是他看好的储君,纵然天幕说李世民和李承乾未来会是好皇帝,他也没有做好换太子的打算,自然要给李建成留些体面。
  再看一看吧。
  李建成松了一口气。
  天幕:[李世民和李承乾在位的几十年,是属于两位千古一帝和大唐的辉煌,是华国历史上耀眼的太阳。纵观世界历史,也没有哪一段能与之相较。在太宗和世宗的统治下,大唐宛如腾飞的巨龙,世界都臣服在它脚下。即便千百年后的今日,仍有无数人为之拜服,远隔时空遥望他们的风采。]
  [他们的功绩实在太多,难以一一叙述,这里只列出一些重要的,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音乐突然变得激昂,画面也不断变化。
  [武德六年,李承乾先后发明线装书、铅笔、印刷术、改变传统装订、书写和印刷方法,书籍不再是富贵人家才能享用的东西,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为以后的全民读书创造了条件。]
  画面是一片田地,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劳作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顺手从竹筐里摸出线装书和铅笔,埋头写写画画。
  众人大惊,读书有多重要在场之人都知道,许多人视书籍比金银更重要,世家藏书无数,乱世中也决不肯丢弃,并非多么高风亮节,而是他们清楚,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有这些书籍在,世家的根基底蕴就在,他们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如果能降低书籍价格,使其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那的确是难得的功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