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说的非常非常好!”
  姜星火发自内心地给予了朱高煦肯定。
  看着朱高煦咧开嘴傻笑的样子,一缕笑意也爬上了姜星火的唇角,旋即被他抿下不见。
  姜星火继续道:“庸者裁汰之法,用的正是这个上中下三层综合评价的思路,同时,负责考成的小组,也要采取包括实地调查老百姓意见、听取各方面汇报、召开裁汰会议等等方式,以考成法的定量结果,配合这些方法的定性评估,来判断一个官吏是否真的要被视为庸者裁汰掉。”
  “当然了。”
  姜星火的话语不温不火:“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庸者也不是放在任何职位上都是庸者,或者他是能者,只是放错了职位.因此,庸者裁汰之法,还应该有一个适度的‘缓冲期’。”
  听了姜星火的这句话,朱棣与朱高煦父子不由地对视一眼,都读懂了对方眼神里的意思。
  姜先生有备而来,不简单!
  第229章 范仲淹的一根笔
  “姜先生心系百姓,实有大爱,在下佩服。”
  密室中,朱高炽不禁赞叹道。
  原因无他,朱高炽只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姜星火刚刚提到的那句的真实意图。
  “不错。”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的夏原吉亦是连连赞同,“虽说只是不起眼的一点提法,但若是往大了说,可谓是华夏历史头一遭!”
  夏原吉这句话,细究起来,其实真不过分。
  什么人能评价影响官吏的升迁罢黜?
  在汉朝,是察举官!
  在魏晋,是中正官!
  在隋唐,是门与阀!
  在两宋,是士大夫!
  而姜星火关于考成法和庸者裁汰之法的设想里,却偏偏提到了。
  你说如果真的落实到大明帝国的地方基层,这一点真的会有多大用吗?
  恐怕不见得。
  但有跟没有,就是两个概念!
  庸者裁汰之法,既然要考虑普通老百姓或者衙门行政对应人群的意见,那也就是说,对于地方官吏来说,考核的时候要听取一些普罗大众对其人的评价,哪怕可能这个部分在影响决策中占比很低.当然,这个规则也有可能被人所利用。
  但无论如何,从底层视角来了解某一个官吏,都是大明值得迈出去,也是必须迈出去的一步。
  “不错,老衲觉得这一点,很有利于官吏阶层的整肃。”
  道衍转动念珠道。
  很简单的道理,使老百姓有一个理论上的渠道来监督官吏,让官吏在任内有哪怕一点点的压力,对于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说明,他们不再是“失声者”。
  朱高炽亦是想到了随父皇杭州西湖一行时,遇到的那个天资聪颖的少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