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围的牢房和囚犯,在姜星火的眼中视若无物,他神色平静地回答着郑和的问题。
  “所谓荧惑守心,在古代天文学中的解释就是火星侵入心宿,通常而言,在天人感应学说里,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
  在旁听的众人里,只有卓敬和他的狱友的文化水平较高,卓敬也懂不少的天文知识。
  卓敬微微颔首,“荧惑守心”的这种解释常在史书中出现,是天人感应学说的重要体现之一,卓敬虽然从这句话中没听出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多高的水平,但总归是符合他的认知的。
  可姜星火的下一句话,就让卓敬的心,提了起来。
  “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种间隔周期较长的普通天文现象而已。”
  卓敬攥紧了拳头,差一点就想出声质疑,打断姜星火与郑和二人的谈话。
  因为听到了姜星火的解释,卓敬的内心觉得很不舒服。
  “荧惑守心”是中国古代星占学上最凶的天象,是帝王驾崩的恶兆。
  “荧惑守心”一旦出现,国家宰相都要丢官罢职,伱跟我说只是周期长的普通天文现象?!
  卓老头死死地盯着侧前方的这个年轻人,看着他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解释。
  第192章 虚假的天人感应
  “火星,又称荧惑,荧荧似火;心宿二则色红似火,又称‘大火’。”
  “事实上,之所以荧惑守心被认为不吉利,只不过是因为火星和心宿二(天蝎座α星)是全天最红的两个天体,两星斗艳,红光满天,观测起来看着就像是一片血光之灾似的.”
  “真实原因是。”姜星火解释道,“火星每两年又两个月接近地球一次,由于火星轨道较地球更为椭圆,所以每十五年到十七年才有大接近。”
  “而火星、地球、心宿三者交集,时间则更加漫长.通常一个王朝也只能观测到一两次,在有记载的早期恰巧迭加了一些帝位更迭,因此才被认为某种不详的征兆,随后,便被视为固定的天人感应现象了。”
  听着姜星火的话语,卓老头陷入了思考之中。
  荧惑守心,见于史料的最早一次记载是春秋宋景公年间,《吕氏春秋》《史记》《淮南子》都有较为一致的相关记载,宋是周封微子的封国,所谓‘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卓敬很清楚,火在那个时代对应了春秋时代作为殷商后裔的宋国,其实是有某种极为深刻的庙堂含义的.
  而在卓敬的记忆里,当时的司星子韦提供了一整套的禳解之术,也就是‘可移于相、可移于民、可移于岁’,换言之,早期的天人感应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消灾解难的办法。
  但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就是发源于占星术,用来解释天人感应的。
  因此,卓敬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姜星火这边则挺直了脊背,缓缓言道:“荧惑守心最著名的记载大约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而第二年,秦始皇就驾崩了,从那以后,遇到荧惑守心,一般都要宰相下台,替皇帝承担责任。”
  郑和的思维很敏锐,他反问道:“姜先生的意思,是很多史料都是附会的?”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但实际上,如果用天文的方式来推演,你再去对比历史上的这些荧惑守心的记载,你就会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对不上的。”
  “再比如,荧惑运行到南斗,也被认为和皇帝有关。”
  姜星火说道:“正所谓荧惑入南斗,天子殿下走。每逢此时,皇帝要绕着宫殿跑一圈才能免灾,否则会被叛军赶下台。”
  郑和点了点头,确实有这个说法。
  “这里边便是有一件趣事,来印证所谓天人感应,其实有时候是会闹笑话的。”
  因为是换了稻草堆,晚上睡不着的缘故,两人只是相对闲聊,故此姜星火也没有很正式地讲课,更偏向于扯东扯西,想到哪说到哪,并没有太多其他目的。
  所以,姜星火倒是挺乐于讲点小故事解闷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