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节(3 / 4)
但是,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阮公公,你怎么过来了?”
胡濙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是,还是开口问道。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南宫总管太监,阮浪!
阮浪转过身来,先是客气的拱了拱手,道。
“大宗伯,太上皇有旨意给礼部,请大宗伯接旨!”
话音落下,跟着胡濙过来的一干礼部官员,顿时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就连胡濙也感到一阵意外。
但是,看了看阮浪身后的锦盒,他到底没有多问,只是和阮浪又寒暄了两句,待香案等物陈设之后,众人来到厅前。
阮浪朝着胡濙欠了欠身,随后,从一旁的锦盒当中拿出一份龙纹黄绢,举过头顶,道。
“太上皇圣旨到,礼部接旨。”
“臣礼部尚书胡濙,恭聆圣旨。”
胡濙带着一帮礼部的官员,稳稳的拜倒在地,一丝不苟的行礼,道。
于是,阮浪展开黄绢,读道。
“太上皇帝制曰:朕闻春猎为国之大典,朝廷盛事,朕久归南宫,静极思动,欲一观春猎演武,着命礼部善加准备,钦此!”
这份圣旨不算长,但是,读完之后,底下的一干礼部官员,却不由感到一阵惊疑不定。
要知道,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是太上皇归朝以来,除了那份颁行天下的诏书外,第一次下诏给朝臣。
要不要接?
或者换句话说,能不能接?
要知道,当初太上皇归朝时便已经明言,退居南宫,不预政务,如今这道圣旨,虽然不算是干预政务,但是,到底是正经的下旨给朝廷衙门的,所以……
因有圣旨在前,礼部的一干官员们不敢议论,只能相互交换眼神,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最前头胡濙的身上。
胡大宗伯此刻也是紧皱眉头,不过,他倒不是在纠结要不要接旨,而是想起了自己刚刚出宫时的疑惑。
沉吟片刻,胡濙没有直接伸手接旨,而是开口问道。
“阮公公,老夫斗胆发问,这份圣旨,可送了司礼监用印?”
阮浪听了之后,脸色亦是有些不大好看,不过所幸,他在过来之前,便已经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于是,只是片刻,阮浪脸上便重新浮起笑容,他手捧着圣旨,送到胡濙的面前,笑着道。
“司礼监是为皇上用印,这诏旨是太上皇所下,自然不必送司礼监,按太上皇的吩咐,咱家去了一趟礼科,留了个副本,便直接往礼部来了,咱家还要急着回南宫复命,大宗伯勿要耽搁,赶快接旨吧。”
这么说来,就是过了六科,但是没有经过天子了。
从流程上来讲,圣旨用了宝印,又有六科的副署,便有了效力,无论是天子的圣旨,还是太上皇的圣旨,抑或是皇太后的懿旨都是如此。
但是,大明的六科,又和隋唐的门下省有所不同,门下省所掌封驳之权,上谏天子,下劾尚书省,是为三省之重,但是大明的六科给事中,虽然同样有封驳之权,但是,限制却极为严重。
六科通常情况下,对下不对上,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说的直白些,六科都察院御史的职权相似,主要职责在监察朝廷百官,日常副署天子批奏下来的奏疏,抄而颁行。 ↑返回顶部↑
“阮公公,你怎么过来了?”
胡濙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是,还是开口问道。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南宫总管太监,阮浪!
阮浪转过身来,先是客气的拱了拱手,道。
“大宗伯,太上皇有旨意给礼部,请大宗伯接旨!”
话音落下,跟着胡濙过来的一干礼部官员,顿时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就连胡濙也感到一阵意外。
但是,看了看阮浪身后的锦盒,他到底没有多问,只是和阮浪又寒暄了两句,待香案等物陈设之后,众人来到厅前。
阮浪朝着胡濙欠了欠身,随后,从一旁的锦盒当中拿出一份龙纹黄绢,举过头顶,道。
“太上皇圣旨到,礼部接旨。”
“臣礼部尚书胡濙,恭聆圣旨。”
胡濙带着一帮礼部的官员,稳稳的拜倒在地,一丝不苟的行礼,道。
于是,阮浪展开黄绢,读道。
“太上皇帝制曰:朕闻春猎为国之大典,朝廷盛事,朕久归南宫,静极思动,欲一观春猎演武,着命礼部善加准备,钦此!”
这份圣旨不算长,但是,读完之后,底下的一干礼部官员,却不由感到一阵惊疑不定。
要知道,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是太上皇归朝以来,除了那份颁行天下的诏书外,第一次下诏给朝臣。
要不要接?
或者换句话说,能不能接?
要知道,当初太上皇归朝时便已经明言,退居南宫,不预政务,如今这道圣旨,虽然不算是干预政务,但是,到底是正经的下旨给朝廷衙门的,所以……
因有圣旨在前,礼部的一干官员们不敢议论,只能相互交换眼神,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最前头胡濙的身上。
胡大宗伯此刻也是紧皱眉头,不过,他倒不是在纠结要不要接旨,而是想起了自己刚刚出宫时的疑惑。
沉吟片刻,胡濙没有直接伸手接旨,而是开口问道。
“阮公公,老夫斗胆发问,这份圣旨,可送了司礼监用印?”
阮浪听了之后,脸色亦是有些不大好看,不过所幸,他在过来之前,便已经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于是,只是片刻,阮浪脸上便重新浮起笑容,他手捧着圣旨,送到胡濙的面前,笑着道。
“司礼监是为皇上用印,这诏旨是太上皇所下,自然不必送司礼监,按太上皇的吩咐,咱家去了一趟礼科,留了个副本,便直接往礼部来了,咱家还要急着回南宫复命,大宗伯勿要耽搁,赶快接旨吧。”
这么说来,就是过了六科,但是没有经过天子了。
从流程上来讲,圣旨用了宝印,又有六科的副署,便有了效力,无论是天子的圣旨,还是太上皇的圣旨,抑或是皇太后的懿旨都是如此。
但是,大明的六科,又和隋唐的门下省有所不同,门下省所掌封驳之权,上谏天子,下劾尚书省,是为三省之重,但是大明的六科给事中,虽然同样有封驳之权,但是,限制却极为严重。
六科通常情况下,对下不对上,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说的直白些,六科都察院御史的职权相似,主要职责在监察朝廷百官,日常副署天子批奏下来的奏疏,抄而颁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