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给几代先皇背锅,算背锅吗?
  当然,更多的是,王文作为铨选的一把手,能够看出很多其他人一时未必能看出来的门道。
  这次对于翰林院的整饬,很难说天子是蓄意为之还是顺水推舟。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天子依旧保持了自己惯常的风格,不动则已,动则若雷霆之势,而点到即止。
  在今天之前,没有人会想到,天子会对翰林院动手。
  可是,一旦动手,便是彻底的整饬,所有超出员额的官员,一律要被清出翰林院,并且从此之后,严格按照定制来执行。
  与此同时,仔细揣摩天子的话,可见刚柔并济之道。
  虽然说要整饬翰林院,但是,天子在调任官员的问题上,却十分大方。
  按照往常的惯例,翰林清流华选,调任部院,例升一级,在这一点上,天子没有过分苛责。
  考核上等者,转调部院甚至可以直升两级。
  要知道,翰林院超额的官员当中,官职最高的,可是有正六品侍读,侍讲,照此办理的话,可以转调诸寺的正五品少卿或各部的正五品郎中。
  这两个官职,无论哪一个,都是含金量极高的位置,这一点,光看前段时间朝堂上围绕着兵部那几个郎中的激烈争论便可以看出。
  虽然那次的情况特殊,但是能落到七卿层面上博弈的官职,个个非同小可!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天子虽然是整饬翰林院,但是,却实实在在的给了这些翰林官员好处。
  当然,代价就是,他们走之后,翰林院的势力将会大减。
  可是,很明显可以想见的是,相比较自己的仕途,翰林院的发展又算个啥?
  动若雷霆,却又春风化雨。
  天子的手段之高明,果真让人敬服!
  心中默默的对翰林院的事情做了初步的评估,王文沉吟片刻,又道。
  “陛下,那都察院这边要求的科道官员?”
  作为吏部和翰林院的大头目,王文和萧镃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什么异议,自然也就如此敲定了下来。
  既然在官员的安置上,天子给出了明晰的态度,那么想来执行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么安排,还是给足了清流面子的。
  但是,翰林院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转回头来,都察院这边的需求,却还是没有进展。
  风宪官和其他的官职不同,六科十三道,无论是给事中,都给事中,掌道御史还是普通御史,虽然职权有差,但是品级统统都是七品。
  而再往上的佥都御史,直接就蹦到了正四品。
  翰林院超额的这些人,最低的检讨是从七品,最高的侍读,侍讲是正六品,就算是往上蹦两级,也够不着佥都御史。
  所以,就算要调,他们也只能往其他的寺监或六部的五品或六品官职当中调任。
  至于考评下等的七品检讨和编修,倒是可以平调入科道。
  但是问题是,科道缺的是能够在整饬军屯当中有所作为的得力大臣,这帮人若是考评下等,调任过来,不明摆着是添堵呢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