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节(2 / 4)
东宫出阁,是一件政治意义极为浓厚的事情。
原因就在于,出阁读书,意味着太子要脱离后宫,搬进独属于自己的宫中,也即是所谓的东宫。
东宫可不仅仅意味着搬了个地方,作为储君所居之处,它不仅具备地理上的意义,更具备着政治上的意义。
东宫属下,设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辅太子。
如果说,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是属于虚衔,更多的属于威慑性的力量,负责身正为范,将太子导向正途,但是其实并不具体做事,
那么,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真正独属于太子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官衙,就在东宫的旁边,日常的所有事务,他们也基本都会参与。
从礼制的角度而言,出阁意味着要建立东宫,而东宫的建制,本身就是包括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
所以,作为礼部具体负责礼制事宜的董义才会说,出阁而不备府,乃是有违礼制之举。
不过,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特别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话音落下,翰林学士萧镃便站出来反驳道。
“出阁而不备府,不过临时举措而已,是为应对东宫开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旧制备官,则太子不预政务,无非空有其衔而已,实则浪费朝廷人力物力。”
毫无疑问,沈敬的这个提议,受益最大的是翰林院和内阁。
毕竟,王振虽是祸事,但是也可看出,蒙师对于东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如果是自己的,那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内阁位重,现在出言讨论的,基本都是各部的堂官,所以,他们这些大学士直接下场不太合适,由清贵但无太多实权的翰林院来开口,最为合适。
而且,更重要的是,萧镃这个人,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贪心。
要知道,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任命,有很大一部分,都要从翰林院当中选拔。
毕竟,朝廷的官员都各有职掌,一下子抽调太多人去东宫,可能会造成政务上的混乱。
但是,翰林院就不一样了,那里本就是官员的储备地,观政待选的翰林多得是,而且,因为没有真正进入朝堂,身家清白,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背景关系。
所以,一般来说,翰林院才是东宫属官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而言,萧镃其实更应该赞同董义。
但是,他不贪!
沈敬的背后是王文,而王文的背后是天子,这一点,萧镃的心中跟明镜一样。
如今天家的关系十分微妙,太子出阁备官这件事情更显敏感。
萧镃不知道天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让沈敬出这个头,但是他清楚,该要的要,不该要的别要。
董义略一沉吟,便退了下去。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没有必要和翰林学士硬扛,两边都是礼制的大行家,真的要论起来,不一定谁能争的过谁。
何况,董义又不是真的打算阻拦,这种大事,哪是他一个小小郎中可以决定的,无非是出于职责,不得不说而已。
随着萧镃的下场,这场讨论,也理所当然的被上升到了侍郎的级别。
董义退下之后,接着站出来的,就是礼部侍郎王一宁。
说起来可怜,礼部本来是建制最全的,四个郎中,两个侍郎,一个尚书全都不缺。
但是,李贤被派去迎接太上皇,胡濙被派去迎接太上皇,王一宁…… ↑返回顶部↑
原因就在于,出阁读书,意味着太子要脱离后宫,搬进独属于自己的宫中,也即是所谓的东宫。
东宫可不仅仅意味着搬了个地方,作为储君所居之处,它不仅具备地理上的意义,更具备着政治上的意义。
东宫属下,设詹事府,左右春坊,以辅太子。
如果说,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是属于虚衔,更多的属于威慑性的力量,负责身正为范,将太子导向正途,但是其实并不具体做事,
那么,詹事府和左右春坊,就是真正独属于太子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官衙,就在东宫的旁边,日常的所有事务,他们也基本都会参与。
从礼制的角度而言,出阁意味着要建立东宫,而东宫的建制,本身就是包括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
所以,作为礼部具体负责礼制事宜的董义才会说,出阁而不备府,乃是有违礼制之举。
不过,这原本也不是什么特别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话音落下,翰林学士萧镃便站出来反驳道。
“出阁而不备府,不过临时举措而已,是为应对东宫开蒙,恐再有王振之事,太子尚幼,若依照旧制备官,则太子不预政务,无非空有其衔而已,实则浪费朝廷人力物力。”
毫无疑问,沈敬的这个提议,受益最大的是翰林院和内阁。
毕竟,王振虽是祸事,但是也可看出,蒙师对于东宫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如果是自己的,那肯定是大大的好事。
内阁位重,现在出言讨论的,基本都是各部的堂官,所以,他们这些大学士直接下场不太合适,由清贵但无太多实权的翰林院来开口,最为合适。
而且,更重要的是,萧镃这个人,最好的品德,就是不贪心。
要知道,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任命,有很大一部分,都要从翰林院当中选拔。
毕竟,朝廷的官员都各有职掌,一下子抽调太多人去东宫,可能会造成政务上的混乱。
但是,翰林院就不一样了,那里本就是官员的储备地,观政待选的翰林多得是,而且,因为没有真正进入朝堂,身家清白,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背景关系。
所以,一般来说,翰林院才是东宫属官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而言,萧镃其实更应该赞同董义。
但是,他不贪!
沈敬的背后是王文,而王文的背后是天子,这一点,萧镃的心中跟明镜一样。
如今天家的关系十分微妙,太子出阁备官这件事情更显敏感。
萧镃不知道天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让沈敬出这个头,但是他清楚,该要的要,不该要的别要。
董义略一沉吟,便退了下去。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没有必要和翰林学士硬扛,两边都是礼制的大行家,真的要论起来,不一定谁能争的过谁。
何况,董义又不是真的打算阻拦,这种大事,哪是他一个小小郎中可以决定的,无非是出于职责,不得不说而已。
随着萧镃的下场,这场讨论,也理所当然的被上升到了侍郎的级别。
董义退下之后,接着站出来的,就是礼部侍郎王一宁。
说起来可怜,礼部本来是建制最全的,四个郎中,两个侍郎,一个尚书全都不缺。
但是,李贤被派去迎接太上皇,胡濙被派去迎接太上皇,王一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