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没记错的话,大明正常的商税,应该是
  三十税一?
  第258章 得寸进尺沈司徒
  望着沈翼惊讶的神情,朱祁钰再度将自己方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他始终都没有忘记,开放互市的本意,是为了充裕国库,虽然在此基础上,他同样有其他的目的,但是那都是次要的。
  连年的战争,已经让大明朝廷不堪重负。
  接下来几年的天灾,更是雪上加霜。
  国库没有银子,就没有办法修建各种工程,就没有办法及时的组织救灾赈灾的措施。
  地方受了灾,朝廷无力赈济,就会产生大量的流民,加剧土地兼并,反过来进一步恶化朝廷的税收。
  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恶性循环。
  前世他花了八年的时间,轻徭薄赋,息兵止戈,慢慢的给朝廷休养生息,徐徐恢复。
  但是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条好路子。
  就像他对沈翼所说的,节源不如开流,只想着如何保持现有的税收,节省开支,只会让国库岁入越发萎靡。
  想要让国库真正充裕起来,必须要开源。
  这次互市,就是他进行的一次尝试。
  诚然,他将互市的全部内容都交由皇店来管理,是存了几分搭顺风车,充裕内库的心思。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朱祁钰心中最理想的状态,是由户部代替皇店来完成所有的交易。
  朱祁钰知道隆庆之后,江南等地的大商人究竟富庶到何种程度,腰缠万贯都已经完全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家业。
  明后期真正的大商人,动辄有数万亩的良田,能够雇佣数万人的织户和佃户。
  商业贸易,虽然是四民之末,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敛取暴利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份暴利,为什么不能由朝廷来收取呢?
  大明之所以会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国库入不敷出,互市既然要开,必然会伴随着大笔的贸易往来。
  这其中蕴含的利润无比惊人,与其让它流入民间,不如归于国库当中,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当然,朱祁钰心里也清楚。
  由户部出面经营官店,和外族进行互市的方式,至少在现在,是绝对无法在朝堂上通过的。
  所以暂时来说,只能由皇店来出面进行交易。
  尽管如此一来,他这个天子,必然会受人诟病,被视作与民争利,但是纵观大明的皇帝,有几个有好名声的?
  只要不去碰一些完全碰不得的事情,区区名声算得了什么。
  这点担当,朱祁钰还是有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