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3 / 4)
依旧是一套君臣之礼,皇帝还假模假样地对唐枫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关心的询问,其实安平侯的一切举动他都很是清楚。对此,唐枫也是随口答应了几句,然后在不知不觉间,皇帝就把话题带到了陕西的乱事上来了。
“现在陕西的乱贼势力越发的大了起来,朝廷几次派军围剿都以失败告终,不知道安平侯可有什么办法吗?”崇祯问道,但他的语气里已没有了当初的亲近和信任。
唐枫装作吃惊地道:“什么?臣之前一直听说的都是我朝廷已经控制了陕西的局势啊,怎么突然之间反贼的势力就坐大了呢?”
“这……以后朕在跟你详说,如今山西等地的官军都是连战连败,恐怕不日连那几处地方都要被反贼所侵,国将不国哪。朕曾想过调辽东的守军平叛,毕竟论起战力来我大明无一支人马能出其右,只是担心金国,却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唐枫沉吟了一下后道:“论起战力来,辽东的铁骑的确远在各地卫所军之下,他们可是跟金军都能战个平手的精锐之师。不过陛下所虑也甚是在理,辽东乃我大明之咽喉要地,切不能给金人以任何的机会,不然辽东一失,北京就危险了。
“不过臣以为现在的金人对我大明的威胁已经远远不如以往。前番金国内部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乱局,即便现在那皇太极已经重新巩固了大权,但是金军八旗的战力却只留下不到一半了。而且还有上次他们兵败宁远的前车在前,想来金人也不敢擅启战端。”
“话虽如此说,可是金人终是我大明的外患,切不可因为他们的一时失利而小瞧了他们。”崇祯还是不放心地说道。
“这一点臣也有了一个想法。其实我大明也不是只有守这一条路可行,我们也可以攻为守,使得金人不敢对我辽东用兵的。”虽然唐枫心下暗道,要是你早在去年准了我趁胜追击杀入金国的请求,现在又怎么会出现这样为难的状况呢?可在皇帝的面前,他还是不能如此放肆的,只得另寻他法。
“哦,你还有什么办法?怎么才能做到以攻为守呢?”崇祯来了兴趣问道。
“那就要用到一些人了,一是在北边的蒙古人,二是皮岛的毛文龙部。我大明这些年来与蒙古边贸,他们也得了不少的好处,可是蒙人却还没有做出相应的报答呢。我们便可借此让蒙人出兵金国西边,将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那里,而不敢有所行动。另外,皮岛总兵毛文龙及其部下的数万人马,都是吃着大明的粮饷,却从未为我大明立过什么功劳的,只要圣上下一道圣旨,让他们不断骚扰金国沿海一带,自然也能牵制他们一部分的兵力了。这样两面都有威胁,金军又内部不稳,即使知道我辽东空虚也不会出兵来犯了。”
崇祯闻言深以为然,对这两路人马他的确不曾考虑过,但就眼下来说,这两路其实并不在朝廷控制中的人马的确是最好的帮手。看皇帝意动了,唐枫又道:“蒙古人还好说,他们毕竟还要靠我大明的边贸来兴盛自己,这毛文龙部,除了要对他们晓以大义之外,朝廷也必须有所表示。”
“你是说要许他们一些好处?”崇祯有些为难地问道。在陕西乱起后,中原腹地都不安分了起来,朝廷可用的钱粮又不是太多,现在再送一些给皮岛的人,那朝廷的用度可就又要捉襟见肘了。
唐枫点头道:“正是,除了一些官职的升迁外,朝廷也该给他们一些好处,不然只怕毛文龙部不一定会依令而行。不过这些好处却大可以只给一部分,其他的等到事成后再给不迟。”
“可是朝廷的钱粮所剩也不多了,而一旦陕西等地重新平地,所需的银两也不在少数。”
“这一点臣也想过了,其实我大明还有潜力可挖的。比如沿海的诸多城市还没有开放,只要再如苏州般开放一些城市,我大明的岁入就多了。而且我大明还可以组织自己的船队,将我丝绸等物贩于藩邦,所得更胜坐地收钱。”
“此事朕也不能就此做主,需要和内阁商议才能定下来。”崇祯对唐枫的应对还是比较满意的,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便终于拿定了主意说道:“辽东军骁勇不假,可是他们到底是武人,朕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听话的人为帅,安平侯可愿意当此重任啊?”
唐枫在踌躇了一下后道:“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尽臣子之道,正是臣一直的希望。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和看重,尽快平息乱局,还我大明一个太平!”
友情提醒,今儿是愚人节,啥话都不能信啊!!!!!!!!
第614章 出征平乱
朝中官员对唐枫能要再次带兵出征还是有着几许不愿的,在他们眼中这个只是同进士出身,且才不过三十挂零的年轻人能被封为安平侯,已经天大的幸事了,现在若是再让他带兵平叛立功,只会更加深他在民间和官场的威信。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又不得不重新用他,因为陕西、山西等地负担军势力越发坐大的事实已经传开,朝廷也已经无法控制,要想安抚受惊的百姓,就必须尽快出兵平乱。而现在各地的卫所官军不是溃不成军就是投降了反军,,能抵挡士气如虹的反军的,只有大明最是精锐的辽东边军了。而想要指挥这些骄兵悍将,让他们全力平贼,就必须有一个压得住他们的人,唐枫就是那个最适合的人选。
所以在崇祯于朝会上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后,虽然有几个臣子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最终却还是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尤其是内格辅臣的开声支持,使得唐枫再次出征的事情得到了最后的确定。只是对唐枫提出的要再开广东等几处沿海城市为港口,并且让大明自己造船队出海与海外诸国交易的建议,大家却是一致否定了。笑话,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岂能因一些蝇头小利而将祖宗的成法全部毁去呢?他们显然把苏州自从开埠以来所得到的种种好处给全然忽视了。
在皇帝让唐枫带兵平乱的圣旨尚在书写的时候,身在安平侯府中的唐枫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决定。现在唐枫的势力已经完全转入了暗处,那就是整个锦衣卫的力量。而锦衣卫也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大汉将军,一为缇骑,前者是皇帝的仪仗,后者才是密探。唐枫就把自己的势力延伸进了大汉将军这个系统,从而能对朝中事务知道得更为准确,这次的消息就是通过朝会上站班的大汉将军传出来的。
知道这个情况后,唐枫心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能再次掌握实权了,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权力从手里溜走了。至于担忧,则是在朝臣的不明智上,现在大明国库依旧空虚,而中原大地又起了风烟,若没有足够的钱银支持,天下安能得定?
“看来我的想法是正确,若没有真正的变革,我大明只能是如现在一般的苟延残喘。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不断地平乱和抗金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了,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大明和汉族的兴盛!”唐枫负手在书房中走了几个来回后,于心里最终下定决心,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光彩,那是在决定和阉党放手一搏时才闪现的光芒,这一次,他将会做出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平侯唐枫者,国之栋梁也……今有乱民宵小,为一己之私而动乱天下,使苍生受苦,社稷不安,朕心如沸……望安平侯能振我大明,扫清寰宇,不负朕之重托。钦此!”洋洋上千言的一道旨意由内侍抑扬顿挫地读了出来,跪在下面的唐枫却是没有听进去,已经知道了结果的他,对这样的圣旨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了。
接旨后,那内侍又道:“安平侯,陛下让咱家通知您一声,等会让您进宫见驾。”
“是,臣记下了。”唐枫点头道。他知道皇帝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放心,而且有些事情还要与自己进行商量,看能从辽东调出多少人马来。
果然,在唐枫进宫面圣时,崇祯就问出了一个有关调兵的问题:“辽东现有守军十万余,不过那里却有着十多处关隘,数座城池,所以不可能调出太多人马。以你之见,朝廷该调多少人马来平乱比较好呢?”
“以臣之见,只要三万精兵就足够了。”唐枫对此早有准备,立刻就回答道。 ↑返回顶部↑
“现在陕西的乱贼势力越发的大了起来,朝廷几次派军围剿都以失败告终,不知道安平侯可有什么办法吗?”崇祯问道,但他的语气里已没有了当初的亲近和信任。
唐枫装作吃惊地道:“什么?臣之前一直听说的都是我朝廷已经控制了陕西的局势啊,怎么突然之间反贼的势力就坐大了呢?”
“这……以后朕在跟你详说,如今山西等地的官军都是连战连败,恐怕不日连那几处地方都要被反贼所侵,国将不国哪。朕曾想过调辽东的守军平叛,毕竟论起战力来我大明无一支人马能出其右,只是担心金国,却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唐枫沉吟了一下后道:“论起战力来,辽东的铁骑的确远在各地卫所军之下,他们可是跟金军都能战个平手的精锐之师。不过陛下所虑也甚是在理,辽东乃我大明之咽喉要地,切不能给金人以任何的机会,不然辽东一失,北京就危险了。
“不过臣以为现在的金人对我大明的威胁已经远远不如以往。前番金国内部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乱局,即便现在那皇太极已经重新巩固了大权,但是金军八旗的战力却只留下不到一半了。而且还有上次他们兵败宁远的前车在前,想来金人也不敢擅启战端。”
“话虽如此说,可是金人终是我大明的外患,切不可因为他们的一时失利而小瞧了他们。”崇祯还是不放心地说道。
“这一点臣也有了一个想法。其实我大明也不是只有守这一条路可行,我们也可以攻为守,使得金人不敢对我辽东用兵的。”虽然唐枫心下暗道,要是你早在去年准了我趁胜追击杀入金国的请求,现在又怎么会出现这样为难的状况呢?可在皇帝的面前,他还是不能如此放肆的,只得另寻他法。
“哦,你还有什么办法?怎么才能做到以攻为守呢?”崇祯来了兴趣问道。
“那就要用到一些人了,一是在北边的蒙古人,二是皮岛的毛文龙部。我大明这些年来与蒙古边贸,他们也得了不少的好处,可是蒙人却还没有做出相应的报答呢。我们便可借此让蒙人出兵金国西边,将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那里,而不敢有所行动。另外,皮岛总兵毛文龙及其部下的数万人马,都是吃着大明的粮饷,却从未为我大明立过什么功劳的,只要圣上下一道圣旨,让他们不断骚扰金国沿海一带,自然也能牵制他们一部分的兵力了。这样两面都有威胁,金军又内部不稳,即使知道我辽东空虚也不会出兵来犯了。”
崇祯闻言深以为然,对这两路人马他的确不曾考虑过,但就眼下来说,这两路其实并不在朝廷控制中的人马的确是最好的帮手。看皇帝意动了,唐枫又道:“蒙古人还好说,他们毕竟还要靠我大明的边贸来兴盛自己,这毛文龙部,除了要对他们晓以大义之外,朝廷也必须有所表示。”
“你是说要许他们一些好处?”崇祯有些为难地问道。在陕西乱起后,中原腹地都不安分了起来,朝廷可用的钱粮又不是太多,现在再送一些给皮岛的人,那朝廷的用度可就又要捉襟见肘了。
唐枫点头道:“正是,除了一些官职的升迁外,朝廷也该给他们一些好处,不然只怕毛文龙部不一定会依令而行。不过这些好处却大可以只给一部分,其他的等到事成后再给不迟。”
“可是朝廷的钱粮所剩也不多了,而一旦陕西等地重新平地,所需的银两也不在少数。”
“这一点臣也想过了,其实我大明还有潜力可挖的。比如沿海的诸多城市还没有开放,只要再如苏州般开放一些城市,我大明的岁入就多了。而且我大明还可以组织自己的船队,将我丝绸等物贩于藩邦,所得更胜坐地收钱。”
“此事朕也不能就此做主,需要和内阁商议才能定下来。”崇祯对唐枫的应对还是比较满意的,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便终于拿定了主意说道:“辽东军骁勇不假,可是他们到底是武人,朕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听话的人为帅,安平侯可愿意当此重任啊?”
唐枫在踌躇了一下后道:“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尽臣子之道,正是臣一直的希望。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和看重,尽快平息乱局,还我大明一个太平!”
友情提醒,今儿是愚人节,啥话都不能信啊!!!!!!!!
第614章 出征平乱
朝中官员对唐枫能要再次带兵出征还是有着几许不愿的,在他们眼中这个只是同进士出身,且才不过三十挂零的年轻人能被封为安平侯,已经天大的幸事了,现在若是再让他带兵平叛立功,只会更加深他在民间和官场的威信。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又不得不重新用他,因为陕西、山西等地负担军势力越发坐大的事实已经传开,朝廷也已经无法控制,要想安抚受惊的百姓,就必须尽快出兵平乱。而现在各地的卫所官军不是溃不成军就是投降了反军,,能抵挡士气如虹的反军的,只有大明最是精锐的辽东边军了。而想要指挥这些骄兵悍将,让他们全力平贼,就必须有一个压得住他们的人,唐枫就是那个最适合的人选。
所以在崇祯于朝会上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后,虽然有几个臣子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最终却还是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尤其是内格辅臣的开声支持,使得唐枫再次出征的事情得到了最后的确定。只是对唐枫提出的要再开广东等几处沿海城市为港口,并且让大明自己造船队出海与海外诸国交易的建议,大家却是一致否定了。笑话,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岂能因一些蝇头小利而将祖宗的成法全部毁去呢?他们显然把苏州自从开埠以来所得到的种种好处给全然忽视了。
在皇帝让唐枫带兵平乱的圣旨尚在书写的时候,身在安平侯府中的唐枫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决定。现在唐枫的势力已经完全转入了暗处,那就是整个锦衣卫的力量。而锦衣卫也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大汉将军,一为缇骑,前者是皇帝的仪仗,后者才是密探。唐枫就把自己的势力延伸进了大汉将军这个系统,从而能对朝中事务知道得更为准确,这次的消息就是通过朝会上站班的大汉将军传出来的。
知道这个情况后,唐枫心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能再次掌握实权了,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权力从手里溜走了。至于担忧,则是在朝臣的不明智上,现在大明国库依旧空虚,而中原大地又起了风烟,若没有足够的钱银支持,天下安能得定?
“看来我的想法是正确,若没有真正的变革,我大明只能是如现在一般的苟延残喘。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不断地平乱和抗金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了,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大明和汉族的兴盛!”唐枫负手在书房中走了几个来回后,于心里最终下定决心,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光彩,那是在决定和阉党放手一搏时才闪现的光芒,这一次,他将会做出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平侯唐枫者,国之栋梁也……今有乱民宵小,为一己之私而动乱天下,使苍生受苦,社稷不安,朕心如沸……望安平侯能振我大明,扫清寰宇,不负朕之重托。钦此!”洋洋上千言的一道旨意由内侍抑扬顿挫地读了出来,跪在下面的唐枫却是没有听进去,已经知道了结果的他,对这样的圣旨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了。
接旨后,那内侍又道:“安平侯,陛下让咱家通知您一声,等会让您进宫见驾。”
“是,臣记下了。”唐枫点头道。他知道皇帝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放心,而且有些事情还要与自己进行商量,看能从辽东调出多少人马来。
果然,在唐枫进宫面圣时,崇祯就问出了一个有关调兵的问题:“辽东现有守军十万余,不过那里却有着十多处关隘,数座城池,所以不可能调出太多人马。以你之见,朝廷该调多少人马来平乱比较好呢?”
“以臣之见,只要三万精兵就足够了。”唐枫对此早有准备,立刻就回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