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目标中途岛(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43年5月28日。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率领第16特混舰队离开了珍珠港,向着东北方向的中途岛进发。一天之后,另一名海军少将弗莱彻率领第17特混舰队也离开了珍珠港奔赴中途岛。
  不过当时世人所不知道的是在5月28日,也就是斯普鲁恩斯离开珍珠港的那一天,在凌晨时分,红海军特混舰队在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的指挥下也提前离开了珍珠港。
  这支庞大的舰队按照美国海军的命名规则叫tf18,也就是第十八特混舰队。不过按照红海军的习惯,还是将其称之为红海军特混舰队吧。
  这支舰队包括四艘战巡、四艘重巡(巴库号、塔林号、里加号、维尔纽斯号)、四艘轻巡(阿尔汉格尔斯克、北德文斯克、喀琅施塔得、摩尔曼斯克)和两艘航空母舰,另外还有八艘驱逐(暴风、难忘、迅捷、不屈、果敢、凌厉、无敌、尊贵)舰跟随左右。
  红海军特混舰队总指挥是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而航空兵总指挥则是苏霍伊海军上将。而这就造成了一个有趣而又尴尬的现实,按理说红海军特混舰队是归美国海军太平舰队指挥,而作为美国海军太平舰队总司令的尼米兹则将此次中途岛战役的战场指挥权交给了弗莱彻,前面可是说了,弗莱彻此时不过是个海军少将。让一名海军少将指挥两名外国海军上将,这怎么看都有些别扭和尴尬。
  当然,当时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是,弗莱彻这个总指挥不过是挂名的,只有名义上的指挥权。实际上他既指挥不动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也指挥不动本国的斯普鲁恩斯,三个特混舰队实际上是单独作战。而且更有趣的是,在这三个特混舰队中以总指挥弗莱彻的特混舰队实力最差,仅仅只有一艘约克城号航母,而且大家也清楚,约克城是匆匆抢修最后投入战场的,怎么看都是带伤上阵。
  简单的介绍一下美国海军航母上作战飞机的编成,当时约克城号上的航空联队搭载有25架野猫(f4f)、37架无畏(sbd)和13架tbd,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分别搭载有27架野猫、38架无畏以及14架和15架tbd。总体上看,美国海军航母的舰载机联队一共有不到80架战机,而且攻击机的数量明显要占据飞机总数的三分之二。
  从这种分配比例也可以看出,美国海军更崇尚进攻,而当时的红海军则完全不同,战斗机和攻击机的比例大约是一比一。以明斯克号和基辅号为例,当时两舰分别装备有48架雅克-3k(分为两个舰载机团)和44架ro-2(同样也分为两个团)。这能看出红海军非常重视防空作战,所以战斗机的比例更高。
  很难说两家的舰载机分配比例谁更科学,不过从后来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军也是在逐渐增加战斗机的数量,这说明他们也发现严酷的战斗需要更多的战斗机拱卫天空。
  此时的美国海军空战能力确实是相当的差劲,不光是战斗机数量少,更糟糕的是野猫的性能相当的扯淡,面对零战的时候几乎讨不到什么好。而且要注意当时日本海军的飞行员可都是老油条,不管是作战经验还是飞行技术都要超出美国海军一大头,可以说美国海军在空战中几乎是跛腿的。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没有更好的舰载战斗机,不管是f6f地狱猫还是f4u海盗都是好飞机,但是让尼米兹头疼的是,这些先进的飞机出现得有些晚,正在换装之中,赶不上中途岛战役了。
  回过头再看红海军的雅克-3k,不可否认,仅就技术性能来说可以吊打日本和美国的所有舰载战斗机,但是很好很强大的雅克-3k也不是没有阿格硫斯之踵的。那就是前面说的该机的战斗半径太小,脱身于雅克-2系列的雅克-3走的依然是小巧灵活路线,比较轻的战斗全重和体积让该机异常的灵巧,但同时因为飞机小也就牺牲了载油量。
  这么说吧,雅克-3k虽然在雅克-3的基础上适当的有所放大,但增幅有限,最大航程刚刚够1000公里,说实话,这真心是腿很短。不要说跟为了保航程牺牲防御的零战相比,就是跟f4f相比也短一截(1680公里)。
  航程短自然的作战半径就小,以典型的护航和空战任务来看,雅克-3k的作战半径也就是300公里的样子(这还得是全程高空),实际上在伴随舰载攻击机执行攻击任务时,该机作战半径也就是200公里出头。讲心里话,这实在是太小了。
  而且让红海军尴尬的是,与雅克-3一起配套的ro-2攻击机却是一个大航程的怪物,其最大航程可以达到3200公里,携带两枚五百公斤炸弹或是一枚航空鱼雷时,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000公里。再看看雅克-3k,顶多也就是为ro-2保驾护航300公里,剩下的700公里ro-2基本上就是裸奔了。也就是说ro-2空有大航程的优势但却发挥不出来。
  不过红海军的设计师也不是傻瓜,之所以出现这种蛋疼的情况,是因为红海军对ro-2的特殊要求,它集三种作战任务于一体,要满足远程侦察、俯冲轰炸和低空鱼雷攻击三项任务。其中远程侦察就对战机的航程要求很高。为了尽可能的延长ro-2的留空侦察时间,设计师必然要增大油箱。
  此外拜红海军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所赐,ro-2可以满油满弹在甲板上弹射起飞,每一次出击中ro-2尽可以将弹仓塞满,单波次打击能力还是相当出色的。而这也是美国的无畏和tbd没办法比的。
  只不过在中途岛战役中,ro-2这种优势并不能完全体现,因为有中途岛上的卡塔琳娜水上飞机支援(pby),ro-2并不需要承担主要侦察任务,安安心心的当好炸弹卡车就行了。
  说到这,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三艘美国航空母舰一共拥有战斗机79架,sbd113架,tbd42架,合计是234架战机。而红海军那边一共是184架战机。也就是说盟军方面在中途岛拥有418架战机(不算中途岛机场上的陆基战机,也不算航母以外军舰携带的水上飞机)。
  而日本联合舰队拥有多少战机呢?南云忠一的第一舰队四艘航母合计只有266架战机,从实力上说是出于绝对的下风。当然,有同志要说了,历史上美国人可没有优势可言,平白多了两艘航母能不牛逼吗?
  其实,哪怕是没有红海军的特混舰队增援,日本人也谈不上有什么优势,去掉红海军的战机,美国海军依然拥有234架舰载机,似乎是比日本第一航空队的266差点,如果再细品质量和飞行员的技术,美国人的差距似乎更大。
  但是,请不要忘了中途岛,该岛上还有一定数量的战机的,当然有同志要说中途岛上的美国空中力量太差,战斗机多是f2f水牛,太次了。是的,中途岛上的空中力量是不够看的,但他们的存在就必然要让日本人分心,现如今开车都不能一心二用玩手机,打仗一心二用那不是作死么?
  这么说吧,山本制定的袭占中途岛的计划本身就是个筛子,就显得莫名其妙,其目的性相当的扯淡,就那么点兵力,还要兼顾两项任务,真当皇军都是超人?
  可以说,从一开始日本人就掉坑里了,对南云忠一来说,事情很难办,到底是打中途岛还是去寻找美国海军的航母决战呢?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接下来的战斗就怎么也不可能打得好。最后的结果也就只能像历史上那样在鱼雷还是炸弹之间痛苦的徘徊了。
  如果日本人在制定计划时不那么贪心,老老实实地抱定一个目标就是以歼灭美国海军有生力量为主,就围绕这个目标做文章,中途岛之战哪怕打不赢,也不会像后面那么惨了。
  只不过鬼子就是鬼子,岛国思维让他们只能当赌徒,什么是赌徒?就是赢了就自以为是,输了就连裤衩都当掉用来翻本。而现在鬼子们还沉浸在珍珠港的胜利中不可自拔,根本就没有做好迎接一场恶战的心理准备,总是想当然的低估对手。所以在这个时空,他们跟历史上的表现差不多,依然是分兵阿留申群岛,依然以为美国的两艘航母蹲在珍珠港,以为区区一个弹丸大的中途岛随便就能拿下。
  而在盟军这边,情况却不太一样了,因为有了苏联方面的准确情报支援,美国基本可以断定日本的目标是中途岛,不用像历史上一样华盛顿方面还给尼米兹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此外红海军特混舰队的加入,让盟军的海上实力占据绝对的上风,这让美国人轻松了不少。
  不过红海军特混舰队的加入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麻烦,那就是守株待兔还是主动出击。是的,在苏霍伊看来,既然本方已经搞清楚了敌方的全盘计划,那还傻乎乎等着挨打干什么?何必在中途岛坐等,咱们直接在日本舰队的必经之路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口气将联合舰队全端了算了。
  这种想法很符合俄国人的口味,战斗民族总是喜欢主动出击,俄国人的思维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我去找别人麻烦好过别人找我麻烦。
  当然,美国海军中也不是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思,以哈尔西为首的一批军官是跃跃欲试,大声附和俄国人主动进攻的想法。只不过,哈尔西毕竟是少数派,对当时的美国来说,认为自身实力暂时处于日本之下,还是防守反击为妙的保守派更占优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