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战斗(2 / 2)
“损失极其惨重,这导致我们的营长被撤职,至于连长,他的座驾已经在敌人的炮火攻击下殉爆,全车同志无一幸免。教训是深刻的,在战场上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盲目乐观。这是生存之战,为了生存,敌人一定会绞尽脑汁的用尽一切办法摧毁我们。如果不想被摧毁,你就得变得比敌人还要机灵!”
其实类似的战例很多,不管是t-54,包括t-34和t-35在内,相当一部分红军装甲兵就是过于冒进而落入了敌人的陷阱,被反坦克炮或者铁拳所摧毁。从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之后,红军装甲兵专门下发了一个小册子,要求所有的坦克手都必须注意侧方的威胁。
当然,这种事儿不是说想注意就能注意的,毕竟德国人相当善于伪装,不管是坦克还是反坦克炮他们都能伪装得天衣无缝。这让相当一部分缺少实战经验的红军坦克手实在难以招架。尤其是德国那些使用铁拳的反坦克小组,他们伪装起来更容易,一度给红军装甲兵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为了抵御这些善于从侧面偷袭的小毛贼,红军开始给t-54和t-35炮塔侧面焊接置物箱和增加裙板,这些由钢条组成的“鸟笼子”能够提前引爆铁拳,将破甲弹的杀伤力降到最低。
而到了战争末期,当德国人穷途末路之时,生产了大量的廉价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这些口径极大的破甲弹竟然能够威胁到红军t-34和t-35的正面装甲,为了抵御这种威胁,红军又紧急给这两种坦克炮塔和车体首上装甲加装了空心装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回到故事本身。哲列洛夫还在继续写日记,经历过了一次惨重的失败之后,红军重型坦克营的指挥官们更加谨慎了,不再那么鲁莽的投入部队进行突击。而此时,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尾声。
3月11日,攻防双方都在为天亮后的战斗摩拳擦掌,德军在巩固山坡上的阵地,而红军则不断地用炮击打断德军的努力。凌晨一时许,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5连和ss第16工兵连率先抵达了对他们至关重要的112高地南坡。
三点整,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2营也抵达了112高地南坡,但是柏乐特ss上尉指挥的ss第9装甲团一营却迟迟不见踪迹,心急火燎的霍特上将直接亲自给ss第102重装甲营2连下命令,让他们支援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
而红军方面,凌晨2时,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第163机械化师一团换下了此前猛攻112高地的红军第117步兵师,在之前的战斗中该师打得很凶猛,但是损失也很大,三个步兵团减员都达到了三成以上,此时是实在打不动了。
天刚刚亮,哲列洛夫所在的坦克营也抵达了112高地北面的出发阵地,此时该营还有22辆t-54能够参加战斗。在出发阵地同第163师一团汇合之后,按照原本的作战计划,他们是准备一举拿下对面的112高地的。
而就在此时,霍特上将给了红军一个意外惊喜,当红军的坦克和步兵在做最后的攻击准备时,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在ss第102重装甲营2连的虎式坦克掩护下,从112高地东南方向发起了反攻!
冒着红军的炮火,虎式坦克从山顶直冲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代理连长施罗德的坦克。不得不说德军的步坦协同运用的十分熟练,双方互相掩护快速突进。施罗德的坦克一直突进到红军阵地前方三百米处才停了下来,透过烟雾,施罗德隐约能看到对面似乎有红军坦克在活动。没有任何犹豫,施罗德立刻命令开火!
根据德军的回忆,施罗德快速地摧毁了红军两辆t-35,但是我们都知道,当时掩护163师一团的是t-54,战场并没有什么t-35。很有可能施罗德错误地将t-54看成了t-35,毕竟这两种坦克真的很像。
那么当时红军损失了t-54?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虎式坦克也不具备从正面摧毁t-54的能力(除非使用apcr弹,而且必须在自杀一般的100米内)。但是施罗德又信誓旦旦的说观察到了爆炸的火焰,这说明他确实击中了什么。
实际上施罗德确实打中了目标,不过既不是t-35也不是t-54,而是第163团装备mt-lb履带输送车。德国人错误地将这种全履带输送车认成了坦克。
不过这雷霆一击也让红军损失较大,原本准备乘坐mt-lb冲击山顶德军阵地的第163师1团1营先头部队被摧毁,当场就阵亡了二十多人,而且随着虎式坦克的涌入,后面的部队也有些乱套,纷纷四散躲避。
当时施罗德看了看表,时间是早上五点五十七分,此时德军炮兵正在轰击红军的阵地,等这轮炮击结束之后,施罗德把他的虎式坦克开到了红军阵地当中。短暂的战斗中,他又摧毁了一辆mt-lb 36输送车和两门反坦克炮。
由于此时红军广泛装备的zis-3难以对虎式坦克造成有效威胁,因此激战了半天,红军在付出较大伤亡之后也仅仅只击伤了一辆老虎。
与此同时,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1营也快速插入了红军的阵地,面对德军凶猛的攻势,红军第163师1团1营只能后撤并通知团主力中止即将开展的进攻作战…… ↑返回顶部↑
其实类似的战例很多,不管是t-54,包括t-34和t-35在内,相当一部分红军装甲兵就是过于冒进而落入了敌人的陷阱,被反坦克炮或者铁拳所摧毁。从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之后,红军装甲兵专门下发了一个小册子,要求所有的坦克手都必须注意侧方的威胁。
当然,这种事儿不是说想注意就能注意的,毕竟德国人相当善于伪装,不管是坦克还是反坦克炮他们都能伪装得天衣无缝。这让相当一部分缺少实战经验的红军坦克手实在难以招架。尤其是德国那些使用铁拳的反坦克小组,他们伪装起来更容易,一度给红军装甲兵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为了抵御这些善于从侧面偷袭的小毛贼,红军开始给t-54和t-35炮塔侧面焊接置物箱和增加裙板,这些由钢条组成的“鸟笼子”能够提前引爆铁拳,将破甲弹的杀伤力降到最低。
而到了战争末期,当德国人穷途末路之时,生产了大量的廉价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这些口径极大的破甲弹竟然能够威胁到红军t-34和t-35的正面装甲,为了抵御这种威胁,红军又紧急给这两种坦克炮塔和车体首上装甲加装了空心装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回到故事本身。哲列洛夫还在继续写日记,经历过了一次惨重的失败之后,红军重型坦克营的指挥官们更加谨慎了,不再那么鲁莽的投入部队进行突击。而此时,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尾声。
3月11日,攻防双方都在为天亮后的战斗摩拳擦掌,德军在巩固山坡上的阵地,而红军则不断地用炮击打断德军的努力。凌晨一时许,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5连和ss第16工兵连率先抵达了对他们至关重要的112高地南坡。
三点整,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2营也抵达了112高地南坡,但是柏乐特ss上尉指挥的ss第9装甲团一营却迟迟不见踪迹,心急火燎的霍特上将直接亲自给ss第102重装甲营2连下命令,让他们支援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
而红军方面,凌晨2时,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第163机械化师一团换下了此前猛攻112高地的红军第117步兵师,在之前的战斗中该师打得很凶猛,但是损失也很大,三个步兵团减员都达到了三成以上,此时是实在打不动了。
天刚刚亮,哲列洛夫所在的坦克营也抵达了112高地北面的出发阵地,此时该营还有22辆t-54能够参加战斗。在出发阵地同第163师一团汇合之后,按照原本的作战计划,他们是准备一举拿下对面的112高地的。
而就在此时,霍特上将给了红军一个意外惊喜,当红军的坦克和步兵在做最后的攻击准备时,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在ss第102重装甲营2连的虎式坦克掩护下,从112高地东南方向发起了反攻!
冒着红军的炮火,虎式坦克从山顶直冲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代理连长施罗德的坦克。不得不说德军的步坦协同运用的十分熟练,双方互相掩护快速突进。施罗德的坦克一直突进到红军阵地前方三百米处才停了下来,透过烟雾,施罗德隐约能看到对面似乎有红军坦克在活动。没有任何犹豫,施罗德立刻命令开火!
根据德军的回忆,施罗德快速地摧毁了红军两辆t-35,但是我们都知道,当时掩护163师一团的是t-54,战场并没有什么t-35。很有可能施罗德错误地将t-54看成了t-35,毕竟这两种坦克真的很像。
那么当时红军损失了t-54?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虎式坦克也不具备从正面摧毁t-54的能力(除非使用apcr弹,而且必须在自杀一般的100米内)。但是施罗德又信誓旦旦的说观察到了爆炸的火焰,这说明他确实击中了什么。
实际上施罗德确实打中了目标,不过既不是t-35也不是t-54,而是第163团装备mt-lb履带输送车。德国人错误地将这种全履带输送车认成了坦克。
不过这雷霆一击也让红军损失较大,原本准备乘坐mt-lb冲击山顶德军阵地的第163师1团1营先头部队被摧毁,当场就阵亡了二十多人,而且随着虎式坦克的涌入,后面的部队也有些乱套,纷纷四散躲避。
当时施罗德看了看表,时间是早上五点五十七分,此时德军炮兵正在轰击红军的阵地,等这轮炮击结束之后,施罗德把他的虎式坦克开到了红军阵地当中。短暂的战斗中,他又摧毁了一辆mt-lb 36输送车和两门反坦克炮。
由于此时红军广泛装备的zis-3难以对虎式坦克造成有效威胁,因此激战了半天,红军在付出较大伤亡之后也仅仅只击伤了一辆老虎。
与此同时,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1营也快速插入了红军的阵地,面对德军凶猛的攻势,红军第163师1团1营只能后撤并通知团主力中止即将开展的进攻作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