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连锁反应(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对于德国、奥匈帝国境内的起 义,应该持有欢迎态度,甚至应该鼓动更多的起 义!”
  不得不说,协约国集团的动作就是快,下定了决心之后,他们立刻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毕苏斯基。
  作为一个极端仇视俄国,跟德国人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去的波兰民 族英雄(1917年此公因为拒绝效忠德奥集团,被解除一切职务丢扔进了监狱)。作为一个矢志要恢复波兰往昔荣光的民族极 端份子。他太符合协约国集团的要求了。
  既反对俄国人,又跟德国人闹翻了,这是多好一颗楔入东欧的钉子阿。有他在,能充当西欧抵御野蛮的斯拉夫人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还能尽心尽力地看押不老实的德国人。
  在协约国集团眼中,波兰将是欧洲最好的狱卒,为了生存,他必然要牢牢地看管两大世仇。所以在犹太人打响了第一枪之后,协约国集团立刻就找到了毕苏斯基,希望他更够将火焰烧得更加旺盛!
  毕苏斯基会拒绝协约国集团的美意吗?肯定不会,之前因为拒绝效忠德奥集团,尤其是对德国人下达的所谓民 族自 治命令相当不满。他和历史上一样被关进了玛格堡监狱。好在进入1918年下半年之后,为了酝酿对协约国集团最后的攻势,为了能从波兰征募更多的士兵,德国人不得不重新释放和任用毕苏斯基。
  当然,毕苏斯基不会对这种所谓的法外开恩心存感激的。他在心中早就有了判断,德国人和俄国人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争取波兰的独立,跟德国人一定要摊牌!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毕苏斯基暗中同协约国集团接近,一度达成了不少秘密协定。而这一次犹太人打响第一枪之后,在协约国集团的指示下,他也立刻开始反戈一击!
  一瞬间,中欧和东欧的火药桶就被彻底的点燃了,波罗的海海边有犹太人在折腾,华沙腹地毕苏斯基拥兵自立,德国人的大后方一片混乱。
  而这种混乱正是李晓峰想要看到的,德国人为了讨好协约国集团,重新开始将矛头对准俄国以来,他做了很多工作,不管是向阿基莫维奇施加压力,还是中断德国特效药的供应,都没能让德国人让步。
  那时候,李晓峰就知道了,德国人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先头的战略,让德国人继续苟延馋喘下去,已经没有太多的利益了。
  既然德国人想翻脸,那李晓峰不介意直接掀桌子。没有基尔的水兵起 义,那他就亲手主导犹太人大起 义。只要将火焰点燃,接下来都不需要他出手,有的是人会火上浇油。到时候他倒要看看,自顾不暇的德国人怎么应付这一切。
  果然,随着波兰人也反水,德国人的后方彻底的乱了。而这种混乱对俄国来说好处相当的大,爱沙尼亚的德国军队再也没心情在边境线上耀武扬威,忙不迭的向柯尼斯堡方向进发。而之前插手乌克兰事务的毕苏斯基也管不了乌克兰这头,忙着应付德国人的反扑都来不及。
  随着爱沙尼亚的德国人撤走,随着乌克兰局势的缓解,导师大人的压力陡然一轻,不过在这种轻松地氛围下,李晓峰却烦躁无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