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2 / 4)
永历六年(1652年)二月二十六,贵州安龙府知府范应旭打开了一本新的支销账簿。他在上面列上了该州新添的一项财政开支项目:兹发来皇帝一个,月给银米若干。
后妃几口,月给银米若干。
……
账簿发下来,师爷们看了无不掩口而笑。皇帝一个,后妃几口,银米若干,这分明是豢养动物嘛!
安龙知府确实是按豢养动物的标准来供应永历君臣的。安龙本不过是明代的一个小小卫所,位于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交界之处的大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名义上叫“城”,实际上居民不过百十余家。因为所在之处皆山,建卫所居然找不到足够的平敞之处,小城不得不一半建在山腰,一半处于平地,“城跨山腰,半居平陆”。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极为落后,“群蛮杂处,荒陋鄙俗,百物俱无”。
“皇宫”就设在安龙千户所的卫所里,院里只有一所像样的砖房,更名为“文华殿”,供皇帝、太后、皇后几个人挤着住。几十名“大臣”只好租住老百姓的房子。有史以来,应该没有比这更简陋的“朝廷”了。
永历帝是经过千辛万苦逃到这里的。清军攻陷两广,永历帝实在无路可走,只好投奔了孙可望军。孙可望原本是张献忠的部下,张献忠阵亡后,大西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接手。由于清军南下,大西军决定“联明抗清”,归顺到了南明旗下。由于他们是“流寇”出身,素不被永历帝信任,只是遥制而已。如今,整个西南只有贵州和云南尚在孙可望等人率领的大西军控制之下,永历只好率领五十名大臣和几百个太监,奔向贵州。
孙可望闻讯大喜。他早就谋划着将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谁有了这面大旗,谁就有希望统一整个南明军队。他派出军队,远出迎驾,迎来之后,却把永历君臣安排在这个消息不通的小城里。原来孙可望已经在贵阳自称“国主”,设了六部,当起了实际上的皇帝。如果把永历迎到贵阳,他得隔三岔五去给永历磕头,麻烦实在太多。他只需要永历这个旗号而已,所以有意选择了这么一个交通最不方便、信息最不灵通的小城。这个小城的名字就很合孙可望的意——“安龙”,谐音“安笼”。将皇帝安顿在这样一个保险的笼子里是个很不错的主意。他将这个小小千户所升格为府,任命自己的亲信为知府,任务只有一个——监视永历帝。
永历再次尝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上一次在武冈,虽然同样是被军阀控制,但是起码生活待遇上还像一个皇帝。这次到了安龙,大臣、太监加上数百名兵丁,这两千来号人,孙可望一年只批给银两千两,米六百石。这些还不够在广东时永历皇帝一天的花销!别说是供养皇帝了,平均下来,就是平民百姓也无法糊口。“帝以不足用为言,不答。”他向孙可望申请多拨点钱,孙可望根本不搭理他。
大概从来没有混得比永历还惨的皇帝了。皇帝的房子经常漏雨,二品、三品的大臣只好亲自和泥,爬到房上去修补。永历帝穿着一件旧大衫,手搭凉棚,站在边上观望,一不小心,被洒了一衣泥水,弄得太后在边上直生气,大声呵斥皇帝道:“这么没眼色!泥水混汤的,你上去凑什么热闹?”
老太后已经七十四岁了,这些年来跟着皇帝东奔西跑,吃尽了苦头,身体居然没垮。
虽然简陋,可朝廷毕竟是朝廷。每天早上,永历还是像模像样地上朝,坐在小屋当中的太师椅上。几十名大臣鱼贯而入,三跪九叩,奏知某某人老婆病了,请皇帝赐块豆腐补补;某某人上山打来了一只野鸡,要进贡给皇帝尝尝鲜;某某人的孩子昨天饿死了,请皇帝批几钱银子买个棺材……一时间,处理事毕,各自回家,生火做饭去了。
大臣和太监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愤愤不平,成天大骂孙可望。不过,朱由榔却没有太多的郁闷,甚至在心底里,他觉得这里挺好。
一转眼,做皇帝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朱由榔感觉自己就像一叶浮萍,在形势的狂风骤雨中片刻不得休息,早已被摇荡得天旋地转。他就像一只被紧紧追赶的动物,凭着求生的本能四处奔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如今,他终于在这里安顿下来了。虽然地方狭小,生活不便,但是毕竟安静、安全。物资供应不足,他作为皇帝,也不得不偶尔吃顿粗粮,桌上全是素菜,他却觉得很可口。大鱼大肉,他吃了一辈子,没想到,老百姓的食物原来也这么好吃!他每天上午花一个小时“接见”一下大臣,剩下的时间,就是带着两个太监,到附近山上转转,看看白云,听听鸟叫,心里很静。他希望日子就一直这样过下去。他不去研究什么形势,他认为形势不是人能掌握的。他不爱思考,这让他活得随遇而安。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安龙难得地清静了两年后,孙可望那边已经将条件准备成熟,开始动工建造皇宫了。大臣们给孙可望呈文,已经开始用“封进御览”这样的词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永历的另一次灾难一日日迫近。
缅甸之笼
一
就在孙可望杀掉永历的决定发布之前,大西军另一位将领李定国气愤于孙可望的不臣之心,派兵从安龙将永历抢了出来,迎到自己麾下。
命运就是这么离奇。这位原本致力于推翻大明王朝的起义将军,在埋葬了明朝之后,却转而成了南明最忠诚的臣子。在南明后期诸将中,只有他这个出身“流贼”的人自始至终保持了对永历的忠诚,直至最终为永历献出了生命。这次,他亲身远赴贵州,将永历接到昆明,安置进红墙黄瓦、整修一新的行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他将自己的治理大权双手奉予永历,自己唯命是从。由于云南未经战乱,李定国又治理有方,所以云南社会安定,经济基础不错。永历终于享受到了钟鸣鼎食的九五之尊,开始治国理政,迎来了自己皇帝生涯的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李定国等人的热血奋斗精神,鼓励着心情久已冷淡的朱由榔再次承担起皇帝的工作。
自从登基以来,永历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遗憾——从来没有举行过祭天大典。皇帝没祭过天,就好比一个新娘没披过婚纱一样,总令人有点意难平。如今,他们好整以暇,在昆明南郊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天坛,朱由榔淋浴斋戒,对着上天三跪九叩,满足了多年的心愿。各个衙门也都有了正规的办公场所,配置齐了衙役。长官出行,肃静回避,仪仗齐全。礼部甚至还举行了盛大的云南乡试,这是明朝灭亡之后举行的首次科举考试。解元披红挂彩,簪花夸街,围观者人山人海。一时间,人们恍然以为又回到了大明全盛时代。
可惜好景依然不长。安定岁月不过过了一年,鼙鼓再次传入深宫——四十万精兵在吴三桂等三名大将率领下,分三路进军西南。清王朝重拳出击下,南明军队节节败退,昆明眼看不保。永历的又一次逃亡提上议事日程。
大臣们呈上的逃亡路线有两条:一是逃向内地,具体地说就是四川西南。这里的宜宾、乐山、西昌一带尚在南明控制之下,而且有一支叫作“夔东十三家”的反清势力正在进逼重庆。如果永历率南明主力转入四川,与“夔东十三家”会师,则有可能在四川建立一个根据地。另一个选择就是向外逃,逃往中缅边境。一旦危急,他们就可以逃往缅甸。
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大部分大臣建议进军四川,建立根据地,奋斗到底。
皇帝却很快拍板——去边境。
逃往外国,其实是皇帝心中盘旋了很久的一个想法。小时候,建文帝逃亡海外的传说就是最让他心动的一个故事。大人们富于想象力的讲述,在他幼小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片神奇、美丽、浪漫的梦幻之乡。那里有种种闻所未闻的奇珍异宝、奇风异俗,让他十分向往。同时,与当时的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一样,永历以为中国真的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被四周小国奉若神明。如果大国之君肯惠然降临,缅甸君臣一定会战战兢兢地全力接待。他可以在那片世外桃源中静观国内形势的变化。如果清人彻底一统了江山,他不妨就老死域外,不与大清往来,亦不失亡国之君的身份。万一南明恢复成功,他再回来坐天下,仍然不迟。
然而,几位对国际形势多少有些了解的大臣极力反对。缅甸虽称是朝贡之国,但是与明王朝的关系一直相当疏远。事实上,从明初以来,缅甸“进贡”的次数就远少于和明王朝发生军事冲突的次数,为了领土争端,两国已经多次兵戎相见。所以明史称缅人为“叛服不常”。从上一次缅甸“进贡”到今天,已经过去整整五十五年了。
而且从文化上来说,缅甸与朝鲜、越南等恭顺的属邦不同,它的文化渊源近于印度而远于中国,文化气质与中国人颇为隔膜。缅甸的法典则是仿照印度的《摩奴法典》修成,名为《摩奴婆罗瑞密固》。投奔这样一个陌生的异邦,是福是祸,实在难说。
然而,不管大臣们如何劝说,在逃亡问题上,永历一直极为刚愎固执。他的头脑中只听从一种情绪的支配——远离危险,越远越好。
二 ↑返回顶部↑
后妃几口,月给银米若干。
……
账簿发下来,师爷们看了无不掩口而笑。皇帝一个,后妃几口,银米若干,这分明是豢养动物嘛!
安龙知府确实是按豢养动物的标准来供应永历君臣的。安龙本不过是明代的一个小小卫所,位于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交界之处的大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名义上叫“城”,实际上居民不过百十余家。因为所在之处皆山,建卫所居然找不到足够的平敞之处,小城不得不一半建在山腰,一半处于平地,“城跨山腰,半居平陆”。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极为落后,“群蛮杂处,荒陋鄙俗,百物俱无”。
“皇宫”就设在安龙千户所的卫所里,院里只有一所像样的砖房,更名为“文华殿”,供皇帝、太后、皇后几个人挤着住。几十名“大臣”只好租住老百姓的房子。有史以来,应该没有比这更简陋的“朝廷”了。
永历帝是经过千辛万苦逃到这里的。清军攻陷两广,永历帝实在无路可走,只好投奔了孙可望军。孙可望原本是张献忠的部下,张献忠阵亡后,大西军由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接手。由于清军南下,大西军决定“联明抗清”,归顺到了南明旗下。由于他们是“流寇”出身,素不被永历帝信任,只是遥制而已。如今,整个西南只有贵州和云南尚在孙可望等人率领的大西军控制之下,永历只好率领五十名大臣和几百个太监,奔向贵州。
孙可望闻讯大喜。他早就谋划着将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谁有了这面大旗,谁就有希望统一整个南明军队。他派出军队,远出迎驾,迎来之后,却把永历君臣安排在这个消息不通的小城里。原来孙可望已经在贵阳自称“国主”,设了六部,当起了实际上的皇帝。如果把永历迎到贵阳,他得隔三岔五去给永历磕头,麻烦实在太多。他只需要永历这个旗号而已,所以有意选择了这么一个交通最不方便、信息最不灵通的小城。这个小城的名字就很合孙可望的意——“安龙”,谐音“安笼”。将皇帝安顿在这样一个保险的笼子里是个很不错的主意。他将这个小小千户所升格为府,任命自己的亲信为知府,任务只有一个——监视永历帝。
永历再次尝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上一次在武冈,虽然同样是被军阀控制,但是起码生活待遇上还像一个皇帝。这次到了安龙,大臣、太监加上数百名兵丁,这两千来号人,孙可望一年只批给银两千两,米六百石。这些还不够在广东时永历皇帝一天的花销!别说是供养皇帝了,平均下来,就是平民百姓也无法糊口。“帝以不足用为言,不答。”他向孙可望申请多拨点钱,孙可望根本不搭理他。
大概从来没有混得比永历还惨的皇帝了。皇帝的房子经常漏雨,二品、三品的大臣只好亲自和泥,爬到房上去修补。永历帝穿着一件旧大衫,手搭凉棚,站在边上观望,一不小心,被洒了一衣泥水,弄得太后在边上直生气,大声呵斥皇帝道:“这么没眼色!泥水混汤的,你上去凑什么热闹?”
老太后已经七十四岁了,这些年来跟着皇帝东奔西跑,吃尽了苦头,身体居然没垮。
虽然简陋,可朝廷毕竟是朝廷。每天早上,永历还是像模像样地上朝,坐在小屋当中的太师椅上。几十名大臣鱼贯而入,三跪九叩,奏知某某人老婆病了,请皇帝赐块豆腐补补;某某人上山打来了一只野鸡,要进贡给皇帝尝尝鲜;某某人的孩子昨天饿死了,请皇帝批几钱银子买个棺材……一时间,处理事毕,各自回家,生火做饭去了。
大臣和太监们一个个愁眉苦脸、愤愤不平,成天大骂孙可望。不过,朱由榔却没有太多的郁闷,甚至在心底里,他觉得这里挺好。
一转眼,做皇帝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朱由榔感觉自己就像一叶浮萍,在形势的狂风骤雨中片刻不得休息,早已被摇荡得天旋地转。他就像一只被紧紧追赶的动物,凭着求生的本能四处奔窜,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如今,他终于在这里安顿下来了。虽然地方狭小,生活不便,但是毕竟安静、安全。物资供应不足,他作为皇帝,也不得不偶尔吃顿粗粮,桌上全是素菜,他却觉得很可口。大鱼大肉,他吃了一辈子,没想到,老百姓的食物原来也这么好吃!他每天上午花一个小时“接见”一下大臣,剩下的时间,就是带着两个太监,到附近山上转转,看看白云,听听鸟叫,心里很静。他希望日子就一直这样过下去。他不去研究什么形势,他认为形势不是人能掌握的。他不爱思考,这让他活得随遇而安。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安龙难得地清静了两年后,孙可望那边已经将条件准备成熟,开始动工建造皇宫了。大臣们给孙可望呈文,已经开始用“封进御览”这样的词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永历的另一次灾难一日日迫近。
缅甸之笼
一
就在孙可望杀掉永历的决定发布之前,大西军另一位将领李定国气愤于孙可望的不臣之心,派兵从安龙将永历抢了出来,迎到自己麾下。
命运就是这么离奇。这位原本致力于推翻大明王朝的起义将军,在埋葬了明朝之后,却转而成了南明最忠诚的臣子。在南明后期诸将中,只有他这个出身“流贼”的人自始至终保持了对永历的忠诚,直至最终为永历献出了生命。这次,他亲身远赴贵州,将永历接到昆明,安置进红墙黄瓦、整修一新的行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他将自己的治理大权双手奉予永历,自己唯命是从。由于云南未经战乱,李定国又治理有方,所以云南社会安定,经济基础不错。永历终于享受到了钟鸣鼎食的九五之尊,开始治国理政,迎来了自己皇帝生涯的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李定国等人的热血奋斗精神,鼓励着心情久已冷淡的朱由榔再次承担起皇帝的工作。
自从登基以来,永历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遗憾——从来没有举行过祭天大典。皇帝没祭过天,就好比一个新娘没披过婚纱一样,总令人有点意难平。如今,他们好整以暇,在昆明南郊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天坛,朱由榔淋浴斋戒,对着上天三跪九叩,满足了多年的心愿。各个衙门也都有了正规的办公场所,配置齐了衙役。长官出行,肃静回避,仪仗齐全。礼部甚至还举行了盛大的云南乡试,这是明朝灭亡之后举行的首次科举考试。解元披红挂彩,簪花夸街,围观者人山人海。一时间,人们恍然以为又回到了大明全盛时代。
可惜好景依然不长。安定岁月不过过了一年,鼙鼓再次传入深宫——四十万精兵在吴三桂等三名大将率领下,分三路进军西南。清王朝重拳出击下,南明军队节节败退,昆明眼看不保。永历的又一次逃亡提上议事日程。
大臣们呈上的逃亡路线有两条:一是逃向内地,具体地说就是四川西南。这里的宜宾、乐山、西昌一带尚在南明控制之下,而且有一支叫作“夔东十三家”的反清势力正在进逼重庆。如果永历率南明主力转入四川,与“夔东十三家”会师,则有可能在四川建立一个根据地。另一个选择就是向外逃,逃往中缅边境。一旦危急,他们就可以逃往缅甸。
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大部分大臣建议进军四川,建立根据地,奋斗到底。
皇帝却很快拍板——去边境。
逃往外国,其实是皇帝心中盘旋了很久的一个想法。小时候,建文帝逃亡海外的传说就是最让他心动的一个故事。大人们富于想象力的讲述,在他幼小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片神奇、美丽、浪漫的梦幻之乡。那里有种种闻所未闻的奇珍异宝、奇风异俗,让他十分向往。同时,与当时的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一样,永历以为中国真的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被四周小国奉若神明。如果大国之君肯惠然降临,缅甸君臣一定会战战兢兢地全力接待。他可以在那片世外桃源中静观国内形势的变化。如果清人彻底一统了江山,他不妨就老死域外,不与大清往来,亦不失亡国之君的身份。万一南明恢复成功,他再回来坐天下,仍然不迟。
然而,几位对国际形势多少有些了解的大臣极力反对。缅甸虽称是朝贡之国,但是与明王朝的关系一直相当疏远。事实上,从明初以来,缅甸“进贡”的次数就远少于和明王朝发生军事冲突的次数,为了领土争端,两国已经多次兵戎相见。所以明史称缅人为“叛服不常”。从上一次缅甸“进贡”到今天,已经过去整整五十五年了。
而且从文化上来说,缅甸与朝鲜、越南等恭顺的属邦不同,它的文化渊源近于印度而远于中国,文化气质与中国人颇为隔膜。缅甸的法典则是仿照印度的《摩奴法典》修成,名为《摩奴婆罗瑞密固》。投奔这样一个陌生的异邦,是福是祸,实在难说。
然而,不管大臣们如何劝说,在逃亡问题上,永历一直极为刚愎固执。他的头脑中只听从一种情绪的支配——远离危险,越远越好。
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