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压抑的沉默中,郑茂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喃喃地道:“老臣要见圣上……臣……臣有冤!”
  徐甫暗暗摇头,都到这个份上了,郑茂还是不肯主动求去,实在糊涂。
  扫墨狞笑,示意门口的锦衣卫,淡淡地道:“郑老先生还是尽早家去吧。”
  锦衣卫迈进门槛,大踏步走到郑茂面前,扯下他身上佩戴的牙牌,二话不说,直接拽着他出去。
  屋中众人目送郑茂踉跄着走远的身影,心中百味杂陈。
  郑茂的党羽,之前曾和郑茂一起上疏的吏部尚书几人脸色铁青,回到自己的值房,浑身哆嗦,立刻传唤亲随下属,马上写了封言辞恳切的奏疏,请求致仕。
  一天之内,七八名重臣先后上疏。
  这回朱瑄没有挽留他们,全部予以批准。
  几天后,郑茂和他的党羽狼狈离开京师,京中百姓欢天喜地,手舞足蹈。
  郑茂及其党羽遭斥逐之后,内阁空缺,朝中人心浮躁。
  不等南北大臣开始互相倾轧攻击,朱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罢十数名官员,次辅徐甫自然而然升任元辅,然后迅速起用已经致仕的南京兵部尚书为吏部尚书,进南京刑部尚书为刑部尚书,提拔南京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左都御史,礼部侍郎进内阁参预机务,下调官员级别,恢复早朝、午朝,每天于左顺门接见大臣,和大臣商讨国事。
  一时之间,奸邪小人尽皆被逐,朝廷气象为之一清。
  众人这才明白,朱瑄早就定好了内阁人选,他为太子时,曾数度解救官员,为得罪嘉平帝的官员求情,让他们去南京任职,看似只是为了保住那几个官员的性命,原来还有这样长远的打算!
  第176章 对不起
  郑茂离京以后, 依附他的党羽陆续遭到贬黜。
  等到朱瑄属意的人选全部抵达京师,他开始对朝堂进行一番疾风骤雨的整顿, 同时几次下诏求言, 广开言路,赦免召用因言获罪的官员。
  规模之大,连各地布政使司、监察御史、镇守太监都全部卷入其中。
  一个月后, 京师迎来第一场大雪, 随着内阁的人事变动最终确定下来,朝堂秩序清宁,内阁大臣大多是品性正直之士, 一扫前朝颓靡之风, 宫廷内外全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此时,外廷朝官忽然上疏,认为朱瑄之母淑妃死因不明,请求查明真相,追封淑妃谥号, 为她迁葬, 然后逮捕郑氏族人, 下锦衣卫, 严查究问。
  监察御史也上疏说郑贵妃罪不可恕, 建议削其封号,迁出陵墓。
  朱瑄不置可否。
  早已经回乡的郑家兄弟吓得魂飞魄散, 连忙退回之前嘉平帝赏赐的田产宅邸、金银珠玉, 受郑贵妃荫蔽而获封官职的郑家子侄全部辞官, 还主动供出之前曾和他们内外勾结耗费内帑的内官名单。
  朱瑄下令将郑家人夺职为民,家产入官,放回家乡。
  朝臣们并不满意,坚持应当削去郑贵妃的封号,先帝沉湎声色、传奉官滥觞,都是因郑贵妃而起,而且不惩治郑贵妃,怎么告慰圣母淑妃在天之灵?
  朱瑄只写了一句批示:宫闱往事,外廷浮议,真假难辨。
  内阁大臣们看过朱瑄亲笔所写的批语后,惊诧万分。
  此后,大臣们不再执意要求朱瑄将郑贵妃迁出陵墓。
  消息传遍后宫,薛娘娘冷笑:“迁不迁的,有什么分别?”
  嘉平帝并未留下遗诏要求和郑贵妃合葬。历来帝后才能合葬,吴皇后虽然被废,但是王皇后保存了封号,只有她有资格祔葬,两位皇后都还在世,日后等王皇后百年,会重新打开墓穴,将皇后灵柩送入墓室。
  郑贵妃活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可能祔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